李白究竟出生在哪里
郑畅
陈寅恪先生四十五年前发表《李太白氏族之疑问》一文,说李白是西域胡人,八、九年前,郭沫若同志的《李白与杜甫》问世,又说李白虽不是西域胡人,但却是出生在中亚碎叶城的中华汉人。
两种说法都论证不足,有些疑问无法解决。
关于李白身世的历史资料,确实有几处令人费解,或互相矛盾,或字句错讹,或语焉不
详,如;(一)李白在《赠张相镐二首》中说:“家本陇西人,先为汉边将”;…在《与韩荆州书》中也说:“白陇西布衣,流落楚汉”,但他在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中却说:“白本家金陵,世为右姓。遭沮渠蒙逊难,奔流咸秦。因官寓家,少长江汉。”
李白青年时代流寓江汉一带的安陆,因受诬谤,上书裴长史为自己辩解时,尚未旅居过
金陵,而金陵与陇西相去数千里,其中显然有问题。另外,“咸秦”这个名儿更令人生疑。
(二)李白逝世五十余年后,友人范伦之子范传正所作的《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
碑文》说:“公名白,字太白,其先陇西成纪人……约而计之,惊武昭王九代孙也。隋末多难,一房被窜于碎叶。流离散落,隐易姓名。”范传正为李白的家史补充了一个隋末窜于碎叶的情况。碎叶座落何方,是一个需要辨明的问题。
(三)李白族叔李阳冰时任当涂令,白往依之。白病危,嘱为其诗文作序,阳冰在《草堂集序》中说:“李白,字太白,陇西成纪人,凉武昭王 九世孙,蝉联硅组,世为显著,中叶非罪,谪居条支,易姓为名……神龙之始,逃归于蜀,复指李树而生伯阳;惊姜之夕,长庚入梦,故而名白,以太白字之。”
又有与李白交往很深的魏颢,在其《李翰林集序》中也说:“因家于绵,身既生蜀”。
这两段资料表明,李白的祖先曾被谪罚到条支,神龙之始,悄悄逃回蜀中以后才生李白的情况。条支在什么地方,是一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。’
对上面提到的问题,经过初步考证研究,得出以下几点有待商榷的意见。
一、“本家金陵”应是“本家金城”之误
我国古旧书籍因传抄刊印的差错,衍文讹字,是常见的瑕疵。注家王琦早已注意及此,认为金陵系金城之误,我意亦以为然。”‘
案汉置金城郡,属有甘肃西南部的榆中、皋兰(今兰州)诸县,直至青海西宁以东之地,.治允吾,两晋移治榆中,金城,隋移治皋兰。
陇西是一个较广大的区域名称,金城就在本区域内。故李白自称金城人,与自称陇西人,原本是一回事。李白在给裴长史上书时,还特意标榜他家在陇西金城地方,世世代代都是有名望的大族。这与当时以陇西为李氏郡望,正是一致的。金陵则不然,‘金陵的豪门巨族是王、谢两家,而不是李氏。’
二、“奔流咸秦”应是“奔流成秦”之误
郭沫若同志认为:“咸秦必系讹字,盖因原字蠢蚀破坏而后人以意补之。余意咸秦当即碎叶之讹,碎字左边包含在咸字之中,叶字下部也包含在秦字.之中”。
这个推理是缺乏说服力的,因其前提是虚构的。试问,有谁见过这等巧事:那个“碎”恰巧被蠢蚀掉右边,那个“叶”字,又恰巧被蠢蚀掉上部呢?既然如此,后人要以意补又从何补起!字上据查我国地名历史沿革资料,确无“咸秦”之名,其中必有讹字。我意汉字中的“成”与“咸”,二者在传抄刊印时容易发生混淆,加之我国古书素不加标点,先是把连写的成、秦两地,误为一个地名;以后又把“成”误为“咸”。这样一误再误,“咸秦”就出现了。
因此,可以推定:“奔流咸秦”系“奔流成秦”之误。案成,指成州,西魏置,至明始降为县;秦,指秦州,三国魏置,治上邦,至唐移治成纪,即今之天水县。
按照这个推理来解释李白的祖先“遭沮渠蒙逊难,奔流成秦”的问题,是可以找到足够的史实作为依据的。北凉王沮渠蒙逊,是临松卢水胡人,他不断发动战争,趁机大肆俘掠对方丁口,作为自己部族的奴隶。请看《晋书》的记载:
蒙逊袭番禾,“迁其五百余户而还”;
蒙逊军“至显美,徙数千户而还”,
蒙逊“如苕 ,俘二千余落而还”;
蒙逊“乘胜至于姑臧,夷夏降者万数千户”;
尤其是对于西凉李 父子,“蒙逊每年侵寇不止”,兹再摘举《晋书》李 传的几段记载:“沮渠蒙逊来侵,至于建康,掠三千户而归”;
“明年,蒙逊又伐士业(李 子)……蒙逊大芟秋稼而还”;
士业及蒙逊“距战于怀城,为蒙逊所败……勒众复战,败于蓼泉,为蒙逊所害”。
刘宋永初二年,北涼王攻击西涼李 次子李恂的最后一个据点敦煌城,“蒙逊自率众二万攻之……屠其城”,西涼遂灭。
西涼败亡后,李 的子孙四处奔流。其孙李重耳,南奔江左,仕于宋;李宝等北奔伊
吾,后归于魏; 之诸女,客死伊吾不归。
杀掠成性的胡人沮渠蒙逊,在肃州、甘州、凉州一带,长年累月地进行战争,也逼得李白的祖先,不得不从临近战乱之乏区的金城郡,南奔成州、秦州避难;以后就在秦州定居下来。秦州有个著名的古成纪地方,是汉将军李广和西涼王李 家乡。李白自称是李广、李 的后裔,所以他常说自己是陇西成纪人。
唐人重郡望,尚联宗。不管李白说自己是金城人或成纪人,都是在陇西大区域内,都与李氏的郡望没有矛盾。那时,凡姓李的,都以是汉飞将军李广、西涼王李 的子孙为荣;都要搞联宗,附骥于李唐皇族,以示出身的高贵,故氏族郡望在当时并不一定是实际籍贯和住地。李白虽出生于蜀中,家居于青莲,流寓于江汉,但仍以籍称陇西成纪为荣。
三、关于窜于碎叶的问题
隋末,群雄并起,天下大乱,李渊起兵称王,因此那些居住在陇西的李氏宗族,为了逃避异己势力的打击,暂时隐易姓名,逃散到比较边远的地方去躲起来,自是情理中事。问题是范传正所说的碎叶,是指中亚碎叶川边的,还是指耆省博斯腾湖畔的,没有说清楚,这就引起了人们的猜测。
郭沫若同志认为,焉耆碎叶城是高宗调露元年(679)王方翼所筑,在隋末尚无此城,从而他断定,李白的祖先只能逃到中亚楚河(唐碎叶川)边的碎叶城去,同时,他还认为,李白的祖先一直流寓在那里,到了李白出生后的第五年,才从那里逃回来。
问题就在这里。根据李白自述,“遭沮渠蒙逊难,奔流成秦”,事在刘宋永初二年(421),而范传正记述的一房窜于碎叶,事在隋末(616一618),这是相隔两个世纪之久的不同历史事件,不应该混为一谈。
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安西都护王方翼在调露元年筑焉耆碎叶城,只花了五十天功夫,就筑成一座“四面十二门,为屈曲隐出伏没之状”的坚固城池。竣工之后,还让西域胡人前去参观,借以炫耀大唐的神威。由此可见,王方翼所筑的碎叶城,不过是把焉耆旧王城的城门和城垣,巧加增建改建而已,绝对不是在短短的五十天中,去修建城中的大量屋舍。
我的这番推理,依据是焉耆早有此一座王城,史书本有明确记载。《周书·异域下》“焉耆国在白山之南七十里……所治城方二里。”又《隋书·西域传》云:“焉耆在白山之南七十里,汉时旧国也。都城方二里”。玄 去天竺(今印度)取经,曾于贞观元年(627)路过此城,他在《大唐西域记》中云“出高昌故地,自近者始,日阿耆尼国,旧曰焉耆。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,南北四百余里。国大都城周六七里。
贞观元年距隋末不过十年光景,怎能说十年前没有这座城池呢?只是我国史书在贞观中叶以前,尚未把碎叶的城名特别点述出来,但在以后不久,就比较明白地提到碎叶这座城池了。如贞观二十一年(647),太宗派阿史那社尔、契苏何力、郭孝恪等伐龟兹,顺道先擒助叛的焉耆王阿那支,乃于其地置焉耆都督府;继又擒龟兹王珂黎布失毕,乃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。(原设交河城),于是合于阗、碎叶、疏勒,始称安西四镇。时在王方翼筑城的三十二年前,可见有碎叶之名,已为时不短。
又,高宗咸亨元年(670)四月、,吐蕃陷安西,因罢四镇。至仪凤二年(677),高宗诏裴行俭册送波斯王归国,且为安抚大食使,顺道伐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的叛乱。都支“仓卒不知所出,率子弟五百余人诣营谒,遂禽之。是日,传契箭,召诸部酋长悉来请命,并执送碎叶城……将士为刻石碎叶城以纪功。”(《新唐书·裴行俭传》)事在王方翼筑城的前两年。
又《新唐书·王孝傑传》云:“长寿元年,为武威道总管,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,克龟兹、于简、疏勒、碎叶等城。武后曰:贞观中,西境在四镇,其后不善守,弃之吐蕃,今故土尽复,孝傑功也。”武后点明,贞观中已有碎叶城,且为中国边陲重镇之一。
至天宝七载,(748),北庭节度使王正见伐安西,才拆毁了碎叶城。杜环在《经行记》中记述这回事情时说:“城壁摧毁,邑里零落”。
以上所举有关焉耆碎叶城的历史沿革资料,足以确切证明它的存在决非自王方翼筑城始。故李白的祖辈,在隋末多难之秋,逃往焉耆碎叶城避难的故事,恐非范传正的妄语,不必在遥远的中亚去寻找什么碎叶城,来附会所谓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之说。
但是,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,关于中亚楚河边上的碎叶城,还是有必要说一说。中亚楚河(或译为吹河)在唐代称为素叶川或碎叶川。其南岸有一座城池,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中)译名为素叶水城,原本是有别于焉耆碎叶城之名的,但后来有人把它们弄混了,以至认为安西都护府也管辖到了碎叶川一带地方。其实,碎叶川一带地方,是在高宗显庆二年(657),平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以后才开辟出来的新领地。当时以碎叶川为界,划以东的咄陆五部,置 陵都护府,任左卫大将军阿史那弥社为兴昔亡可汗,领 陵都护,划以西的弩失毕五部,置濛池都护府,任右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,领濛池都护。以后或臣或叛,经制不一,是比较难于管辖的羁糜州府。那末,李白的祖先,不要说远在二百多年前遭沮渠蒙逊难,不可能逃到万里以外的异邦素叶水城去,即使在隋末,也毋须逃得那么遥远,但他们暂时逃到玉门关外的焉耆国都(后来叫做碎叶城),则是近乎情理的事。
四、关于条支的问题
郭沫若同志引用李白乐府《战城南》中的几句诗来解释条支,那诗道:“去年战,桑乾源,今年战,葱河道;洗兵条支海上波,放马天山雪中草。”
郭认为,诗中地名条支与葱河、天山连文,即表示其地望相接,因此他断定条支海“如非伊塞克湖(热海),当即巴尔喀什湖,因而条支都督府所辖地即今苏联境内的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一带,是毫无疑问的”。这个认定,是有疑问的。李阳冰《草堂集序》中提到的条支,是不是《汉书》上所指的条支国呢?不是。郭沫若同志认为《汉书·西域传》中的条支,是波斯文Taijk,译作大食的一种异译,也不对。大食国崛起于公元七世纪初,其地在今阿拉伯地方,而《汉书》上的那个条支国,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部将塞琉古(seleucus)于公元前312年建立的王朝,至公元前65年为罗马所灭,其本土在今之叙利亚地方,所以又称叙利亚王朝。李白和李阳冰所说的条支,当然不是指的于公元前早已灭亡了的、临近地中海的条支古国,而是指的唐朝统辖下的条支都督府无疑。
那末,条支都督府又在什么地方呢?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记载:“龙朔元年(661),以陇州南由令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,自于简以西,波斯以东,凡十六国,以其王都为都督府,以其属部为州县。”
这段记载,把十六个都督府的地望,大体上已标志明白。它们主要散布在阿姆河的中游两岸地区,即索格底亚那的一部份和巴克特里亚之地,以及阿姆河上游地区。其余则散布在今苏联阿姆河下游北岸,乌兹别克的一部份和土库曼的东南;阿富汗的西南部和今克什米尔等地。(见《唐安西都护府统辖之十六都督府示意图》)
至于条支都督府,据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云:“条支都督府,以诃达罗支国伏宝瑟颠城置”。案诃达罗支国位于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以南的赫尔曼德河流域。据有今坎大哈四周及东北至加兹尼,西南至锡斯坦的斜长地带。希腊史谓之阿拉霍西亚(Arach。:la),唐高宗时谓之诃达罗支国,武后时改名为谢 ,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谓之漕矩吒。其地东接夙宾,南临婆罗门,西连波斯,北倚兴都库什山。高宗龙朔元年王名远所置的条支都督府即其地焉。
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兴都库什山南麓,西南流,再折向西北,最后汇集于波斯东境锡斯坦
地区,名为赫尔曼德湖(亦名萨巴兰湖)。-
在条支都督府境内还有两个湖泊。一是赫尔曼德河的支流洛腊河上游的阿布依斯塔达湖;另一是加兹尼西鄙的达布提纳瓦尔湖。
这些湖都有可能是诗人李白吟咏中的“条支海”,但不是郭说的伊塞克湖或巴尔喀什湖、回顾一下大唐天子经营西域的历史,是有助子理解李白《战城南》那首诗的。那时,波斯都督府即设治于锡斯坦首府疾陵城(Zaranj)。高宗仪凤二年(677)诏裴行俭以武力册送波斯王泥涅师归国,但波斯本土已为大食占领,泥涅师归国未果,以后长期流亡吐火罗(今阿富汗)至公元707年复来中国,病死长安。可见在七、八世纪之交,唐朝仍不断以武力援助波斯王。那末,在临近锡斯坦的条支都督府,驻有唐军戍守,则是势所必然的了。戍卒们“洗兵条支海上波”,当然也就不是诗人的异想天开了。从而,李阳冰说李白的祖辈因受诬陷被谪罚去戍守条支,也就有了合理解释的依据。
综上述,可以清楚地看出,郭沫若同志把李白家史中完全不同时、地的三件事情:即(一)公元421年,遭沮渠蒙逊难,奔流成秦;(二)隋末(616一618)多难,窜于碎叶;(三)武后称制时期,谪居条支等全部牵强附会成一件事情,硬说李白的祖先在遭蒙逊之难时,就逃到条支都督府境内的碎叶城去了,从而断定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,这显然是不恰当的。
我认为,根据李白的自述和李阳冰、魏颢、范传正关于李白的记述,基本上可以撰写出李白的早年身世。现在把它写在下面:李白的祖先本藉陇西金城郡。在公元421年北凉王沮渠蒙逊灭西涼的战乱中,汉族人大多被迫南迁;同西涼王李 有宗族关系的李白祖先,也从金城郡逃亡到成州、秦州一带避难,以后就在秦州的成纪定居下来。据说,成纪是伏羲氏的出生地,也是著名的汉飞将军李广和西涼王李 的家乡。李白自称是李广、李 的后代,所以他常常对人说,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。〕
隋末,天下大乱,李渊父子起兵扫荡群雄。李氏宗族为了逃避异己的打击,纷纷离乡背井,远走他方。李白祖先也暂时离开多难的家邦,跑到玉门关外的焉耆国都,即日后叫做碎叶的城里去了。
公元618年,李渊建立了唐朝,海内一统,示下承平,李白的祖辈也就从焉耆返回了原籍。
又过了六七十年,武则天僭位,大杀李唐宗室,冤狱遍于国中,李白的祖辈也不免遭受诬陷,无罪被谪罚,送到遥远的条支部督府,去戍守边荒异域。
到了神龙元年(705),武后逝世,中宗复位,天下稍界,李白的父亲才改易姓名,乘机从条支都督府逃回祖国。但是他们仍然不敢在原籍露面,就悄悄地跑到临近老家的剑南道绵州昌明县,在青莲乡落户隐居。就在这一年,伟大的诗人李白诞生了。从那以后,李白家才恢复了原来的姓氏。
李白从小在家乡的大匡山读书。继后,李白的父亲也做了官,他带着少年时代的李白,流寓江汉,李白就是在那一带地方长大成人的。可是,李白的老家仍然留在蜀中的昌明县 (今江油县)青莲乡,所以他对故乡的山川风物,怀着异常深厚的情感。他不时游息于巴山蜀水与江汉云梦之间,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动人诗篇。